对平惯组

15、理解与同情

 理解的使用面很宽泛,很多地方都需要理解,学习知识需要理解,看一部书、一部电影也需要理解,人与人交往也少不了理解,当然也有无法理解的事物、现象、规律,当然这个无法可能是暂时的,也不排除永久的,同时也确实存在无法理解他人的人。不过作为单个人类确实无法以有限的精力,生命,能力来理解无限的事物、现象,规律,以及所有的其他人,人类总是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理解那些被认为需要理解的东西,这个被认为,有可能是自身,也可能是家人朋友,而更多时候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要求人类需要理解一些东西,身处人类社会的人类都在主动或者被迫的理解着这些东西,如果不去理解社会所要求理解的东西,那么就只有被社会所淘汰和抛弃,人类社会所要求理解的主要是两类,知识和他人,知识涵盖面很广,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都是知识的范畴,也包括人文知识,可以通过口授、书本、实践学到,知识理解力的强弱在于先天智力水平和后天的努力,也就是个体大脑的先天发达程度和自我精神的思维层级。他人的理解也要依靠先天智力和后天努力,但还有需要一项更重要的能力,移情,也就是同情心。

 同情是人类常用的词语,看到乞丐在街上乞讨,会产生同情心,看到一个熟悉或者陌生的人受到伤害,也会产生同情心,其实不光是亲眼看到,在电视上看到,甚至是从他人口中听到都可能会产生同情心,不过强度还是有所不同,亲眼看到比通过电视所产生的同情要强烈,通过电视看到又要比从他人口中听到要强烈些,同情是一种很是奇怪的情感,当强烈的同情心产生时,我们甚至他会认为自身正在经历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幸遭遇,而引申出其他情绪,有愤怒,有恐惧,有痛苦,有灰心,有时是一种情绪,而更多的时候是多种情绪交织。那么移情或者是同情到底是什么呢?

 精神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精神之间相互都能互相感知,并通过同化吞噬等相互影响,精神与物质结合后,精神物质化极大的妨碍了精神之间的联系和感知,但并不能切断,因为原我仍然存在于自我的某个角落,并会在物质思索降低的某时刻出来捣捣乱,吞噬被极大的削弱了,不过同化虽然也被减弱,但仍然在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是精神物质化后联系各个独立自我的最主要的源动力,而同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移情或者同情。

 人类是通过五感摄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再经过大脑分析处理,在通过语言、行为、情感释放等输出信息。当精神物质化的自我接触到其他自我所发出的信息后,因同化作用的影响,会依据信息的强度使得自我的一部分提高了与其他自我的相似度,从而建立起了自我与自我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不同于总体精神中各精神之间的那种直接联系,不是两个自我直接联系起来,心意相通、心连心了。这种联系只是一种间接的虚假的联系,因同化作用而提高的相识度,使得自我将自己暂时假定为其他自我,并根据收集的信息构筑出其他自我的虚假的印象,并将其他自我所经受的遭遇植入其中,从而产生貌似与其他自我相似的体验,移情便产生了,信号强度低,这种体验的真实度和持续时间都短,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影响都是一过性的,但随着信息强度的增加,这一植入体验的代入感会变得更加真实,当达到一定程度,自我会完全代入,从而将自己误认为其他自我,并完全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造成永久的影响,但这一过程都是自我的一厢情愿,而没有其他自我的主动参与,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不同于总体精神中各精神之间的那种直接的联系。

 信息通过五感被人类所摄取,不同的信息所带来的强度是不同的,不同的五感所摄取的信息强度也是不同的,个体的不同也影响着同情所产生的反应。从信息的来源上说,图片比文字要强,从电视上获取的信息比从书本中获取的要强些,实际体验所获取的信息强度比电视上获取的要高些。从五感来说,视觉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其他四感,其次是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而几种感觉的综合会远远超过一加一等于二,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强。从个体来说,每个人的自我的稳定性不同,有的人精神极易被影响同化,低强度的信息也会出现高强度的反应,有的人则相反,两种人的外在表现也不同,前一种表现出多愁善感,外在一切变化都会引起情绪的很强反应,后一种人固执、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无法理解他人,但这两种人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居于这两种人之间的第三种人,或是靠向第一种人,或是靠向第二种人,同时,个体也因为相似度使得信息获取存在极大的差异,相似和吸引的规律使得人类更愿意去获取与自己更相似的个体的信息,也更能理解与自己更相似的个体。

 移情或者同情是理解他人的基础,但不是说产生了移情或者同情就已经理解他人了。同情只是自我根据所收集的极为有限的信息所构筑的虚假的自以为是的印象,这一印象与真实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可能这一印象很接近真实,也很有可能这一印象背离着真实,如果所构筑的印象接近真实了,那就算理解了他人,而如果这一印象背离着真实,那就会产生误解。而到底是理解还是误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智力和后天的努力。先天的智力来自于物质的大脑的发育程度,发达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神经元,能容纳更多的精神,后天的努力一是经验的丰富,二是思维层级的提升。而无论是先天的智力还是后天的努力所仰仗和提升的都是逻辑能力,逻辑剔除虚假的信息,还原真实的场景,使得构筑出的印象更接近于真实,从而正确理解他人。

 理解知识比理解他人更为常见,无论是书本、电影电视,亦或是学校、工作单位,还是家庭社区,甚至是人际交往这种理论上更应体现理解他人的场景中,无不直接或者间接,显象或者隐蔽的将理解知识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同样重要的理解他人却被有意或者无意的回避或者忽略掉了,而只是在一门学科,一种生活经验,一些心灵鸡汤中明显而清晰的展现,貌似不少,但与知识理解相比,却也要式微得多了。理解知识比理解他人更常见,相应的,人类研究知识比他人要多得多,而且同时,理解他人除了需要先天智力和后天努力,(这是理解知识也需要的),还需要移情或者同情能力。那是否可以说理解知识要比理解他人容易呢?对比是万物之核,对比产生了精神、物质,也主宰着精神物质的发生发展、转化,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不断使用着对比,但人类却时常做出不恰当的对比,有时找错对比对象,有时用错了对比方法,不恰当的对比不仅导致判断出的结果出现差异,同时也会徒增烦恼,对自己、他人甚至社会都会造成让人感到后悔的伤害。对于理解知识和他人这一组对比来说,如果仅从表面的逻辑和冰冷的数字来衡量,确实会做出理解知识较容易这一结论,可惜这是用错了对比方法产生的不恰当的结论。因为我们需要细究一下内核,确实理解他人比理解知识多了一个同情能力,但理解知识和理解他人所需要的先天智力是不一样的,确切点就是逻辑能力,智力水平低,也就是逻辑能力低,是无法理解知识,也无法理解他人,当智力逐步提升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时,知识和他人的理解也都在稳步上升,智力水平继续提升,但提升不久就会到达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大概是100个正常成年人会出现一个的高智水平,这个临界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超过了这个临界点,理解知识和理解他人便会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对于理解他人来说,虽然在临界点以上的智力提升也会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但这种提高是很微小的,这种提升已经远远小于后天努力和同情能力所能达到的提升,相反临界点以上的智力提升对于理解知识极为重要,是呈现几何倍数的提升,有些知识没有这些提升光靠着后天努力是完全无法企及的,也就是说对于理解他人,智力水平达到普通人的程度就足够了,而理解知识则需要高深的智力,而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智力的人群是极少的,就这点来说,理解知识就要比理解他人难上许多,再从理解知识是无限,理解他人相对有限的角度,也可以说明理解知识的难度远远高于理解他人。



评论

热度(1)